文字|镜工作室,作者丨彭杰克,编辑丨陆震 近一个多月以来,社交媒体上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抢国家补贴。 “终于拿到电脑国家补贴了”、“北京国家补贴什么时候开始”、“怎样才能拿到国家补贴”……类似的帖子一一出现在社交平台上,既有握着最后一波红利的兴奋,也有抢不到的焦虑。 9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会同财政部发行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地方消费品贸易。至此,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释放。这意味着持续近两年的消费刺激计划将暂时结束。归根结底,不少家具企业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埃斯蒂。无论消费者是否持有国家补贴券,他们都会以补贴价格出售一切。一些车企也宣布,将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增加工厂补贴,以在年底购置税补贴到期前提振业绩。就连刚刚推出的iPhone 17也获得了国家补贴,成为史上最快的新机。事实上,新资金的释放并没有让获得国家补贴债券变得更容易。上半年,在政策实施初期,不少地区按照年度补贴总额限额发放补贴,并提前透支。下半年,第三批、第四批资金多用于对销售企业的资金促进,新增补贴不多。因此,一些地区严格执行计时、发放配额甚至抽奖的方式。消费者不仅在争夺灵活性和互联网速度,而且在竞争也是为了争夺运气。国家补贴很难获得。与此同时,国家补贴的刺激作用也在减弱。今年1-8月,全国累计申请国家补贴3.3亿人次,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额(不含餐饮)近7%。但5月份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剔除餐饮收入的商品销售增速放缓,尤其是受益最大的汽车、家电等行业,销售额明显走高。国家补贴资金被提前透支,相应的,消费者的钱也被提前花掉了。回顾过去两年,国家补贴拉动了居民消费,恢复了消费市场。 4500亿资金流向,部分行业企业受益,但也有部分行业企业被排除在补贴之外甚至因此遭受损失。我们想问,国家补贴的最大受益者是谁?经过两年起点参差不齐的竞赛,消费品市场似乎按下了快进键。每一家补贴类相关企业都经历了一次命运的洗牌。 2024年3月,《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发布,补贴覆盖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四大类; 2025年1月,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3C产品也纳入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先感受到了这股风。根据政策,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可获得2万元补贴,2.0升及以下汽油车可获得1.5万元补贴。这种一次性固定的补贴机制具有对5万元以下新能源汽车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据财新统计,2025年上半年报废更新申请前十名的车型包括五菱宏光Mini EV、一汽奔腾小马、比亚迪海豚、苍安和牛玉米等车型,均为A00级车型,起步价在5万元以下。加上工厂补货后,部分车型1万元以下即可购买新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8月,A00级、A级、C级燃油车销量均出现下滑。同期,A00级、A0级新能源汽车在政策拉动下保持85%以上的高增速。对此,以平价车为主的汽车企业成为国家补贴的最大受益者。第一个是比亚迪。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3.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5亿元,高于其他公司。比亚迪本身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因此销量的增加也带来了利润的稳定增长。然而,其他车企虽然实现了销量增长,但在更加激烈的价格战下,却是增利不增。比如上汽、吉利、长城、苍安、东风、广汽、一汽等都出现了收入下降的情况。然而,小鹏、蔚来、小米等仍未逃脱亏损,更多新势力企业在盈亏线上挣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家补贴加速了价格战下汽车行业的洗牌,让强者恒强,而销量疲软的车企则更快退出舞台。在另一个专门致力于补贴的3C领域,同样的洗牌也在发生。 2025年1月,新子购买数码产品补贴规定:购买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每件不超过6000元)可享受销售价格15%的补贴,单品最高价格不超过500元。按照“500÷15%≈3333元”计算,当手机售价为3333元时,消费者可以获得全额补贴。因此,3000-6000元价位的车型最能受益于政策红利。在手机厂商中,小米的响应速度绝对属于第一梯队。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让小米的布局和控价节奏能够快速覆盖国家补贴的窗口期。 Canal数据显示,手机加入国家补贴后的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达到1330万台近40%,市场份额19%,时隔十年重回中国市场第一把交椅。不小米不仅有手机,还有平板、汽车、家电。其业务结构完全符合国家补贴范围。一季度,小米家电业务收入翻倍增长,洗衣机、冰箱出货量再创历史新高,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带动IoT和消费业务收入连续两个季度超过300亿元,同比强劲增长58.7%。小米Su7成为所有20万元以上机型的销量冠军。因此,第一季度,小米营收同比增长47.4%,达到1113亿元,继2024年Q4之后,营收超过1000亿元;调整后净利润达107亿元,同比增长64.5%。小米是企业层面国家补贴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华为也凭借渠道优势和品牌信息Luence在2025年第一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出货量1300万台。同比增长12%; Oppo和苹果受到挤压,前者出货量下降2%,后者出货量下降8%。但第二季度,国家补贴覆盖6000元以上机型,苹果意外受益。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财报会议上指出,中国对部分设备的补贴帮助了苹果在中国的业务。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4.4%至153.7亿美元,扭转了连续两个季度下滑的趋势;同期,在中国手机出货量整体下滑2%的同时,苹果出货量却出现爆发式增长,增长了1%。品牌比的是反应速度、价格和影响力,电商平台则面临综合能力的考验。国信证券研究报告截至2024年12月13日,京东国家补贴覆盖14个省、11个市(6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桃田覆盖15个省、14个市(3省)、2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拼多多仅覆盖4个省、2个市(1个省)、1个直辖市。京东早在2024年8月26日就上线了“国补专区”,淘田紧随其后的是8月31日,拼多多则迟到了10月下旬。原因之一是模式差异。京东以自营为主,在当地设有多家分支机构。可以直接与地方政府对接,实时跟进当地补贴政策。同时,京东拥有成熟的供应体系和强大的3C产品用户。线下商超与线上平台的合作,成为国家补贴最大受益的平台方闲聊。虽然淘天在效率和智能方面不如京东,但响应也很快。在消费端,我们及时在不同地区设立国家补贴门户,让用户更加清晰、便捷地消费补贴;在商户方面,我们帮助商户签约国家补贴并协助审核付款,同时我们也与品牌合作布局当地的商业实体。最终,桃田也抓到了不少红利。拼多多的故事恰恰相反。由于拼多多以白标产品起家,经营者主要是中小型贸易商和代理商。他们无法提供完整的资质或品牌授权,产品很难参与国家补贴。拼多多获得国家补贴的方式有些隐蔽,让用户参与起来更加困难。 2025年一季度拼多多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近6成低于市场预期10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47%。拼多多董事长兼联席CEO陈雷无奈表示,拼多多作为第三方平台,在给消费者带来政策福利方面存在先天局限性。与自营业务的竞争对手相比,交易者处于明显的劣势。虽然这个问题去年就讨论过,但“由于我们团队能力的限制,挑战仍然存在”。对于很多卖家和小品牌来说,问题不仅是平台没有资源,更是无法入局。国家补贴政策要求企业先垫付补贴,然后等待地方财政支付。他们还需要具备增值税专用发票系统、防伪税控设备、专业培训等资质。对于大品牌或平台来说,这只是合规成本,但对于小品牌或平台来说,这只是合规成本。对于企业家和小家电厂商来说,这是一个成本。金融和制度门槛是难以承受的现金流压力。短期内强化了“马特奥效应”——资本和规模较大、与政府和品牌对接能力较强的玩家,可以占据流量和价格窗口,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本已疲软的本土中小制造商和个体企业家则更有可能在主市场之外受到刺激。国家补贴的初衷是提供普惠性的福利,但在市场的实际运作中,却像是一场起点参差不齐的赛跑。反应快、资金雄厚的大企业获得分红,反应慢、资金薄弱的小企业则被资金流抛在后面,这两年的国家补贴不是洪水,而是精准灌溉。按国家补贴资金配置排名,三大产业受益最大的行业是汽车、家电和数码。截至2025年5月31日,全国累计向消费者发放补贴约1.75亿件,其中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412万件,按当时发放的两批资金规模达1620亿元计算。据统计,汽车补贴约为61.8-824亿元,占比38%-51%,成为无可争议的“融资黑洞”;家电、家装、数码销量巨大,但由于单一补贴成本较低,其财务成本比汽车还要低。这不是意外。汽车和家电是最能体现“所有权链带动效应”的行业:一个完整的汽车工厂可以影响数百家零部件企业。更换空调或冰箱的背后是铜、铝、塑料、物流和安装的整个链条。离子工作者。相比之下,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虽然规模较大,但其核心供应链更加全球化,外资品牌占有率较高,财政刺激对国内制造业的影响小于汽车和家电。另一个因素是“可验证性”。与服务业不同,报废和更新汽车和设备仍保留发票、序列号和能效标签,并且补贴链是可追溯、可审计和可问责的。在“中央与地方共担”的框架下,中央政府更愿意把资金投向有确凿证据的行业,而不是让地方政府随意运作。据央视新闻报道,在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10日,汽车保有量obile交易申请量已达830万。结合中国乘用车协会数据,今年1-8月我国乘用车累计销量1476.5万辆。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对国家补贴感到满意。长期受房地产拖累的家电行业终于等到了甘霖。 2025年上半年,申万家电板块102家上市公司毛利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9.19%和12.79%。其中,第一梯队的美的、海尔、格力营收均突破百亿元,科沃斯、长虹营收增速也超过60%。但补贴刺激见顶后,二季度业绩增速明显放缓。家电行业结构升级,更加智能、更加友好。在第一个2025年上半年,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油烟机销量同比均增长10%以上,一二线高效能源设备销量合计占比89%。其中,一级节能电视销量同比增长863%。 3C产品价位分布被改写,3000元以上中高价机型更受青睐。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600美元(约合人民币4300元)以上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快于整个手机市场的增速(2%),相应的市场份额也同比增长2%,达到28%。汽车的稳定增长、家电的升级换代、3C的重组、国家补贴的流水,再次赋予了制造业潮起潮落的作用。但这种增长仍然是短暂的。下s金融强化,企业提前实现未来销售,消费者提前透支后续需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较5月份继续放缓。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永安期货研究中心发现,去年国家补贴刺激了近一半的新车消费,但今年汽车消费增长并不强劲。反映在销售额上,额外的拉力通常为零。家用电器和手机的边际效应也在下降。冰箱市场份额突破5亿台,空调市场份额突破6亿台。市场正在变得死气沉沉;手机更换周期延长至40个月。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2%2025年下半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手机厂商提前推出新机型,以利用国家补贴的好处。因此,这是对现有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国家补贴通过后,行业和企业可能面临需求萎缩、销量下滑,行业洗牌将再次加速。随着中央资金的批量发放和地方预算的紧张,国家补贴资金分配的实际缺口,国家补贴的“地域框架”逐渐显现。补贴是全国性的,但不同地区的财政状况有好有坏,不同人群的消费能力有高有低,政策实施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从人群角度来看,城市和中等收入人群信息获取能力更好,关注的商家和电商渠道更广泛,设备更多,更容易验证系统,让参与国家补贴更加便捷。相对而言,农村和低收入群体面临信息不对称、合规销售和回收网点少、二手车和生活用品认证比例低等障碍。这些都导致他们的参与率低、获得感有限。为了缩小城市和城乡的差距,各地也做出了一些尝试。比如,宁夏正在争取中央以补贴代金,降低偏远地区农民参与以旧换新的成本。银川市西夏区各乡镇正在动员志愿者、网格员、镇干部入户宣讲政策,帮助农民熟悉交易流程;山东省临沂县的客商在乡镇设立了特约销售服务站。从区域来看看来,政策规定,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遵循“中央与地方共享”的原则,一般比例为9:1。假设中央政府为主,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承担85%、90%、95%,其余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财力予以支持。国家在分配资金时,综合考虑常住居民的身份。根据人口、地区GDP、汽车家电保有量等因素来确定各地区的资金规模——这是一套尽可能量化、力求相对公平的分配方式。然而,这套政策在地方层面呈现出复杂的现实。以云南、江苏为例:2024年,云南申请国家补助资金40.55亿元,占全国2.7%,略高低于GDP比重(2.3%),但低于常住人口比重(3.3%);江苏申请补助资金127.4亿元,占全国的8.5%,低于GDP比重(10.15%),但高于人口比重(6%)。也就是说,中央拨款在政策层面更倾向于支持中西部地区,但从实际消化速度和使用效率来看,经济发达地区仍具有优势。各地财政能力、居民消费能力、行政执法能力的差异,最终决定了谁能真正获得这种“国家补贴”的红利。国家补贴的目的是用更少的钱实现长期、广泛的刺激。薛先生考察的不仅是当地的财政基础,更是政策执行的精准设计。 2025年国家累计使用消费品贸易资金3000亿元其中,1月(810亿元)、4月(810亿元)、7月(690亿元)、9月(690亿元)分配。这种批量分配节奏考验着不同地区的财务状况和执行能力。重庆的补贴就像“过山车”。去年11月,重庆补贴预算的使用率还不到70%。眼见用不完,补贴就迅速增加,终于在年底不到50天的时间里,销售额突破了100亿元。今年,尝到甜头的重庆在年初就发放了全额补贴,导致跨区域申请补贴出现大额赤字,汽车销量也随之提振。受此影响,5月底换车和补贴续保因资金压力而暂停。 8月,调整为按发票价格比例支付。自行车补贴和每月补贴的总上限也设定为轻松e 财务压力。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西部地区补贴偏紧。许多地区通过减少某些类别的补贴金额来延长资金使用时间。例如,云南省自8月12日起降低汽车置换更新标准,新能源汽车新车补贴由1.5万元调整为1万元,燃油车新车补贴由1.3万元调整为8000元。相比之下,江苏表现更好。 2025年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2.39万亿元,年均增长5%。增速高于全国水平。零售额规模和净增额居全国社会第一。共有2598万人享受补贴,使用资金173.77亿元,带动消费超过1400亿元,占全国的12.7%y 总计。江苏的战略涉及品类优化、节奏掌控、政策协调等各个方面。品类方面,除国家规定的12类家居用品外,江苏将补贴范围扩大至58类,并致力于支持饮水机、破壁机、除湿机等本地优势品类;节奏上,6月起实行“限额分配”机制,按日、按月设定上限,分阶段压缩控制资源。协调方面,将新房装修、家庭购置补贴扩大到成品门窗、涂料、瓷砖等12类建材产品,与老宅厨卫改造、老龄住宅老化形成配套政策。财政充沛、执行高效,江苏已成为全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本周期国家补贴转化率最高。国家补贴实施两年来,A的格局逐渐清晰:资金拨付的速度、政策调整的灵活性、地方政府的协调能力共同决定了补贴的实际效果;产业链集中的地区吸收红利较多,而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紧张的地区参与方式有限。参考资料:返回搜狐看更多青春:《先涨价再带回补贴:补贴的谜题与博弈》界面新闻:“史上最疯狂的手机“国补”:谁将受益?还剩下谁? 》财联社:《“国家补贴”遇上618:手机市场短暂狂欢与格局重构》对位:《2025Q2中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2%,华为、vivo最高rket股份《2025Q1手机出货量:消费走向国补下半年》PChome科技:净利润大跌47%,拼多多错失国补红利,选择“自我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