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被网友称为“脆肝土豆蒜”的零食组合走红。在不少视频中,博主将红烧猪肝、脆皮薯片和麻辣生蒜片混在一起吃,连连表示“上乘”、“绝配”。 “‘土豆蒜脆肝’是一种时不时尝试的流行网络美食做法,其浓郁的风味效果可以带来新奇的体验。”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医院(浙江新华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杨克鹏表示,对于患有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朋友来说,这道“美味”的菜肴是精心准备的“慢性痛风发作的催化剂”。摧毁“痛风催化剂” “痛风”到底是怎么回事? “猪肝被称为嘌呤‘王’。”杨克鹏博士介绍说,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正常情况下在某些情况下,尿酸溶解在血液中并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然而,一旦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嘌呤,就如同在几乎满杯的水中加入了一勺糖。血液中的尿酸浓度会爆炸并达到过饱和状态。此时,过量的尿酸会发展并形成尿酸盐晶体。这些小晶体往往沉积在温度较低、血液循环不良的关节处,例如脚趾。当它们沉积下来后,就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认为是“外敌入侵”,会发起猛烈的炎症攻击,表现为严重的红、肿、热、痛。杨克鹏博士表示,薯片本身嘌呤含量不高,但油、盐、热量较高,是常见的“增重剂”。肥胖本身使身体更容易产生尿酸,但更难消除尿酸。至于大蒜,虽然它本身嘌呤含量不高,但强烈的辛辣刺激有时会成为引发尿酸结晶沉积的敏感关节炎症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视频中看到,这种‘巅峰’的饮食方式往往伴随着大量饮酒,尤其是啤酒。啤酒本身就是一种高嘌呤饮料,酒精会阻碍尿酸的消除,促进其产生。”杨克盆医生强调,痛风的加重往往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相关研究显示,我国高尿酸、痛风患者中,18-35岁的年轻人几乎占60%; 18岁及以下患者占2%。对于儿童(<15岁),血尿酸水平>357mmol/L(6mg/dl)称为高尿酸血症。 “以前,痛风是老年人、老年人的疾病,但随着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年轻人来说,痛风不再是罕见现象。“十几岁、三十多岁的人都患有痛风,甚至还有儿童痛风的病例。”杨克鹏医生一年治疗五六名患有痛风病的小学生。“四年级男孩的病例很常见。”医生记得,杨克鹏是个小蝙蝠,身材胖乎乎的,身高148厘米,体重126斤,肚子一般,年纪轻轻就出现双下巴。经过检查,小男孩被诊断为患有痛风病。高尿酸血症,尿酸指数值高达440umol/L(同龄儿童正常尿酸值应≤357umol/L),好在发现得早,没有临床症状,肾功能也没有明显损害。“经过详细咨询,发现这个孩子经常喝老火精汤,也喜欢喝果汁、可乐、奶茶等饮料,很少喝水。”杨克鹏医生认为,多年来,这些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儿童痛风系尿酸水平升高。浙江新华医院风湿免疫科在学科带头人、第一位全国名中医冯永生教授的带领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注重辨证施治。 “小儿脾的生理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进入胃里的食物受脾功能的影响,清热消炎也会用到。”杨克鹏医生说,还可以通过饮食来帮助,比如煮一些山药薏米汤、冬汤等,缓解“胃渴”,吃一些网红。治疗“湿热痹阻”,如口苦口滑、腹胀、大便粘稠不爽等。例如猪排、海鲜和浓汤。如果出现肿胀、发热或疼痛,请勿服用止痛药,并向医院专科医生寻求医疗建议。